文|蓝洞商业 郭朝飞
喜欢长跑的崔维星没有继续坚持,这一次他选择放手,将自己一手带大的德邦卖给刘强东。
3月13日,京东物流发布公告称,将以89.76亿元的价格收购德邦股份66.49%的股份。另外,公告信息还显示,待达成协议条件,完成相关交易,买方将以每股13.15元的要约价,对德邦股份的全部要约股份提出强制性全面要约,2.77亿股对价36.44亿元。
依此计算,最终京东物流将斥资126.2亿元拿下德邦股份。
京东物流承认,该收购可让其在货运服务领域,快速获取一张覆盖全国的网络。同时,德邦在制造业(如机具仪器、 电子电器等 )拥有较好的服务能力和客户群,可帮助京东物流扩充服务产品与客户群,帮助其实现从消费端、流通端到生产端一体化供应链的拓展,并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
根据德邦股份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其快递快运业务收入218.61亿元,占总收入比重约97%。截至2021年上半年,德邦物流在全国拥有超3万个营业网点、140个仓库、超2000条干线路线。
作为德邦的创始人、董事长,被收购并不是崔维星最想要的结果。
他带领德邦从航空货代到公路货运,再到快递,“肯定要做一线,不做一线就没有活路。”所以,他喜欢长跑,“因为对于我来说,长跑赢的机会最大。”
在物流领域,刘强东是后来者。2007年,他决定自建京东物流,10年的重金投入,让京东物流从京东的一个部门变为一家对外开放的独立公司。2021年5月,京东物流在香港上市。
刘强东用执着与烧钱,跑赢了崔维星,从后者手中接过德邦,投入一下段赛程。
一个女人,可以将刘强东与崔维星联系起来,她就是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
徐新是刘强东的贵人,她在刘强东最困难的时候,给京东投资了1000万美元。日后,京东成为她最成功的投资案例,获得了一百多倍回报。德邦则是徐新错过的为数不多的公司,事后提起来她仍觉得非常后悔。
徐新在多个场合讲过,2006年她见到刘强东,一谈就是4个小时。当时京东一直亏损,很多资本并不看好,刘强东提出需要200万美元,徐新说,“200万哪够呢,给你1000万美元”。由于担心前一个投资合同中有“定时炸弹”,徐新要求看合同,刘强东坚决不允,声称是保密协议,双方就此僵持。后来,还是徐新作出让步,律师看了确认没有问题,徐新保证投资的条件不变。
“他当时非常缺钱,但又非常倔强,他认为对的会坚持,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企业家气质。”京东上市,徐新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说。
在徐新看来,刘强东在京东做的最重要的两个决定,一是扩品类,二是自建物流。自建仓储物流,当时几乎被所有人都不看好,但这让京东形成了与淘宝的差异化竞争。
看德邦物流时,两个因素最终让徐新放弃,一方面当时德邦不赚钱;另一方面,公司员工罢工。不赚钱当然算不上什么问题,徐新投资的很多项目一开始都是亏损的,但在当时,徐新把后者看得很重。
时过境迁,徐新意识到,其实员工罢工也没有那么重要。她和崔维星是中欧总裁班的同学,开玩笑说要把崔的照片挂在自己办公室,时刻提醒自己是如何错过德邦的。
“当时只看树木不见森林,不知道做物流最关键的是网络,布局网络的时候不赚钱是不重要的,等做到规模就赚钱了。”徐新在一次演讲中反思道。
当下,最成功的投资项目收购了后悔没投的项目,某种程度上,刘强东帮徐新达成了一次自我和解。
京东物流开放之后,刘强东提出,未来五年京东物流自营业务必须低于一半,十年后不能超过20%,这才算成功。
京东物流最新发布的2021年财报显示,其2021年总收入1047亿元,同比增长42.7%,其中来自外部客户收入达591亿元,同比增长72.7%,占总收入比例达56.5%。
从这个角度看,刘强东的目标实现了。
不过,京东物流继续保持亏损,2021年净亏损156.6亿元,其中因“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亏损达到128.4亿元。上市前三年,即2018~2020年,其分别亏损28亿元、22亿元与41亿元。
崔维星坚持长跑,刘强东的执着与烧钱背后,其实也是长跑,但差异在于,刘强东坚韧果断,崔维星谨慎稳重。
2018年1月,德邦在A股上市不久,崔维星与刘强东都去瑞士参加冬季达沃斯,这是两人为数不多的一次交集。或许,今天的结局在当时已经开始书写。
刘强东在与凯雷投资集团联合创始人大卫·鲁宾斯坦的对话中明确表示,京东物流正在进行融资,而且未来也会独立上市。彼时,京东物流作为一家独立的公司还不到一年。
而面对不断加剧的行业竞争,崔维星表态,“未来几年快递行业可能会出现整合兼并,但目前我们并未考虑这条路。”
达沃斯归来,德邦和京东物流开始各自作战。
刘强东继续重金投入,京东物流做仓配一体、“以储代运”,后来明确要做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德邦以快运为基础,在快递领域加大投入,2018年年中,崔维星将公司从德邦物流更名为德邦快递。
此后,德邦双线作战,快运领域被后来者顺丰快运、百世快运、中通快运等超越,快递领域主要做3-60kg的大件,却没有太大起色。
2021年,崔维星公开承认,“上市之后的刚开始还不错,2019年股价又下去了,2020年在疫情之下略有起色。这三年,德邦快递算是坐了一趟过山车。德邦快递上市的时候我很骄傲,但这几年我觉得自己谦虚了很多。”
运联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忠心是老德邦人,他撰文提到,“德邦最大的问题,是有限资源的限制下,同时押注快运和快递,导致资源投入不足。快运作为现金奶牛业务,在没有取得绝对市场领先地位的情况下,放弃了资源投入,导致了基本盘不稳固;从而诱发了增长乏力,市场竞争力下降。所谓的内部管理问题等,都是结果而不是根本原因。”
崔维星的谨慎稳重让德邦经常“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事实上,德邦2013年就涉足快递。但在此之前,崔维星先请麦肯锡做了一个详细论证,然后才开始实施。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快递业务还没正式开始,前前后后就花了5000万。2008年前后,有人建议他做快递,崔维星承认,“当时还是比较保守的,也不懂快递应该怎么做。”
对于快递企业来说,电商件是一块肥肉,通达系正是由此起家。进入快递行业两年后,崔维星才决定参加双十一,而前两年主要是场外观摩。
德邦上市,同样是着手早、落地晚。
据《中国企业家》报道,德邦2008年就开始准备上市,将公司总部从广州搬到上海,实现3年盈利后递交上市申请材料,2015年的股灾打乱上市进程,IPO被冻结。
2016年,通达系公司、顺丰借壳上市,中通在美国上市,德邦被甩在身后。
崔维星希望看准再上,后来者居上,龟兔赛跑也能赢。“大家总是说抓机会,哪有那么多机会抓?我们就是等人家看好了方向再进来,进来之后做得比人家强,这是我们希望做到的。”崔维星说。
然而,很多时候市场根本不会给机会,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据称收购完成后,崔维星将继续管理公司,“外界所流传的整合、裁员、合并等事件不会产生”。
京东物流也试图向外界传递,收购后双方将继续保持品牌与团队独立运营,战略和业务方向整体保持不变。双方将基于各自优势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持续打造优质高效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并提升快递快运领域产品和服务品质。
崔维星是华为的“忠实门徒”,自己对照《华为基本法》学习,号召全公司学习华为,德邦上市之后,甚至引入华为BLM(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模型,派高管到华为交流学习。事实上,BLM模型出自哈佛大学,华为也是从IBM学习引入的。
德邦学华为花了3000万。崔维星认为,学华为不要看书,太虚就无法落地。他学华为一个主要内容就是训战,教德邦如何做客户、怎样分析,每个部门有什么问题,谈客户之前应该怎么做。
“华为穿了很多马甲,实际上很简单,就是挣钱,华为是招招看钱的。”崔维星总结,华为的核心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绩效考核、分钱机制,调动积极性。
达沃斯论坛期间,崔维星曾与华为副董事长胡厚崑聊天,称华为的人力资源很好。胡厚崑告诉他,华为就是分钱机制,四个人的活两个人干,分三个人的钱。崔反问,怎么分、怎么调动积极性?胡厚崑回答,将数据公开,让一线的人来分。
中国学习华为的公司很多,成功者寥寥。
2021年的一个行业峰会上,崔维星承认,自己学习华为也不扎实,很多时候学的是表面。其实华为怎么做效益分析,都需要德邦研究很久。“德邦快递学华为学了20年,越学越发现我们太骄傲了,学得太浅薄了。未来几年,我希望多看到自己的不足,多学习,多认识,希望自己和德邦快递在学华为、学顺丰上更加谦虚、更加深入、更加仔细。”
《财经天下》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京东物流前CEO王振辉有可能重回京东,接手德邦,进行收购后的整合。不过,这并未得到京东方面的确认。
崔维新是否还有学习华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