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览富财经网
如果问一下动力电池和新能源车企业的负责人,2022年开年让其最痛苦的一件事是什么?那毫无疑问,磷酸铁锂原材料涨价将成为一件名列前茅的“糟心事”。
以生产磷酸铁锂的成本“大头”碳酸锂来说,近日,上海钢联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涨5500元/吨,均价报50万元/吨,再度刷新纪录高位。回看一下,2021年1月份,碳酸锂价格还仅仅只是37000元/吨,等于一年多点的时间就翻了10几倍。而在2022年年初,这一价格也还在30万元/吨左右徘徊。
为何短短一年多时间,碳酸锂价格像坐了火箭一样飞速蹿升?有券商研报称,碳酸锂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还是由于磷酸铁锂厂家对碳酸锂的迫切需求拉动,尤其是海外需求上涨,对价格进一步起了抬升作用,当然,也不排除有炒作预期。与此同时,锂价格过快上涨也引起了业内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宣布要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加快国内锂资源勘探开发。
随着碳酸锂均价站上50万元/吨,无疑将对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带来巨大影响。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因其较低的成本和高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车企的青睐。2021年,可以说是属于磷酸铁锂的一年,磷酸铁锂电池目前已经成为动力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
实际上,就国内市场而言,磷酸铁锂已经超过三元电池,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第一大技术路线。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实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159.59GWh(亿瓦时),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81.69GWh,同比大幅增长251.7%,市场占比51.2%,超过三元电池市场占比。
有国际市场调研机构研究报告称,成本和安全性将继续是电池供应商在多种电池应用场景中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磷酸铁锂有望在未来10年内,超过三元电池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电能存储化学品,在储能市场站稳脚跟后将逐渐在电动汽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对于2022年的市场,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电动化车型供给趋势向好,2022年电动化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在电动化繁荣的行业背景下,从电池材料市场结构看,磷酸铁锂电池占比已实现对三元电池的反超,多家企业亦进一步加大了对磷酸铁锂的扩产布局,而三元锂扩产趋缓,磷酸铁锂电池有望继续维持繁荣。
从目前国内电池企业的技术路线来看,几乎所有主流厂商都在布局铁锂电池产线,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自不必说,传统三元电池企业蜂巢能源、孚能科技等也开始建设或已生产磷酸铁锂电池。而且,就连长期坚持三元路线的日韩电池厂商也在加码,LG新能源、三星SDI均在布局磷酸铁锂电池。
以目前海外市场车企和电池厂商的布局来看,未来磷酸铁锂电池将日益国际化。据业内预计,到2025年全球动力领域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将达到600GWh,磷酸铁锂材料需求将接近200万吨。
另一方面,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的过快上涨引发了下游连锁反应。首当其冲的是动力电池厂商。有专家表示,动力电池企业的成本转嫁能力较弱,而车企比较强势,所以原材料上涨成本很难转嫁给车企,多数只能自己承受。
天风证券的研究显示,如结合议价能力、采购量等对实际采购成本的影响,再叠加性能技术进步与成本涨价的对冲,综合来看,原材料价格上涨传导至动力电池端的成本涨幅约为20%-25%。
随着电池级碳酸锂均价站上50万元/吨的高位,有分析师表示,原材料价格的不断走高,会导致下游企业成本激增压力加大,对高位锂价接受度降低,短期上下游博弈升温。
而如此昂贵的原材料价格似乎确实已引发部分抵制情绪的涌现。近日,有市场传闻称,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及部分磷酸铁锂厂商下调3月排产计划。但随后有媒体向宁德时代方面确认称,此消息不属实。
不过,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近日就曾表示,当前锂资源供需形势严峻,行业发展面临挑战,应加快国内锂资源勘探开发,保障供应链安全,同时应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攻关,提升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水平。
有分析师认为,从成本核算的角度,目前的碳酸锂价格虽然一线厂商尚可以凭借自身实力进行“消化”,但已经达到三四梯队电池厂商所能承受的极限值,目前部分小厂商已经开始减少拿货、减少排产量。
再往下游看,电池企业不好过,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日子同样也不好过。随着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叠加高涨的原材料价格,当前,不少新能源车企已纷纷上调终端售价,如长城汽车、特斯拉、比亚迪、上汽集团、小鹏汽车等纷纷上调旗下新能源车的价格。
对此,有分析师表示,上游原材料涨价所带来的影响是逐步递进的,各个环节产品受到成本压缩无奈向下传导。在传导过程中,还会经历双方博弈。这也意味着,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因无法承受传导而来的涨价影响,造成自身产品的减产或停产。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当前锂资源价格无序上涨的现象,有关部门已经开始行动。2月28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将着眼于满足动力电池等生产需要,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的开发进度,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此外,面对巨大商机,各路厂商的投资热情也被引燃,相关上市公司正在加紧进行扩产。
2月28日,富临精工公告称,子公司江西升华将在宜春投资年产20万吨新型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配套主材一体化项目,该项目预计总投资约50亿元,将分两期投建,每期各投入25亿元分别建设年产能10万吨磷酸铁锂产线。
其实,在富临精工之前,已有多家厂商宣布扩产。2月15日,雅化集团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李家沟锂矿折合氧化锂储量51万吨,项目目前正按进度进行建设,预计下半年投产。2月21日,川发龙蟒公告拟在四川绵阳投资120亿元建设德阳川发龙蟒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规划建设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20万吨磷酸铁及配套产品项目。2月25日,中矿资源公告称,拟通过下属全资公司春鹏锂业投资建设年产3.5万吨高纯锂盐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
对此,国泰君安认为,虽然扩产厂家很多,但供应增量短期并不会很快出现,扩产项目更多影响远期的供应预期,预计锂现货价格短期内仍易涨难跌。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磷酸铁锂还处在飞速发展阶段,在供不应求的强烈刺激下,产能项目不断扩大增产,预计2022年增产项目将会陆续释放,磷酸铁锂的市场供应面会得到缓解,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预计未来一年内,企业的扩产和价格的涨势会并列前进。
至于众多企业纷纷扩产会不会又会出现过剩危机?有专家认为,受限于产能建设周期、能耗指标、锂资源短缺、及下游需求旺盛等因素,短期或还看不到,而且有些扩产公告似有“蹭热点”之嫌,后期产能落地存在不确定性,真正会出现“过剩”或还需等2、3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