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信息服务平台 打开APP
德邦的时代,输给了快递
伯虎财经  ·  22-03-07 09:43  · 阅 18.2w
IP属地:广东
作为曾经的零担之王,德邦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文 | 唐伯虎

据媒体报道,京东收购德邦的谈判经历了一个多月,此前消息传出来的时候,德邦公关还出来“辟谣”。 

后来消息又传出来的时候,细节更加动人:2月28日,德邦创始人崔维星在早餐会宣布此事。同时,京东将派高管接替崔维星。 

作为曾经的零担之王,德邦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梦开始的地方

崔维星是物流快递界少有的“知识分子”。 

当年,他以全校第二的成绩考上厦门大学,然后看着比自己分低的同学上了北大。他说,当时觉得厦大稳当。 

1992年,崔维星从厦大会计系本科毕业,分配到了广东省中国国际旅行社,开始了月收入1万的枯燥乏味的财务工作。 

两年后,崔维星偶遇了广东国际货运公司(广东国旅的下属企业)的一个副总,他向崔维星介绍了航空货运的光明前景,希望他加入过来。 

这个20来岁的年轻人听后眼睛一亮,心想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二话不说,加入了公司在中山刚开的“速达货运公司”。崔维星从此与货运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6年,公司放弃中山业务,已经掌握了客户的崔维星不甘,以“崔氏货运”的招牌单干。一年后,崔维星加上爱人、司机、搬运工四人,把资产弄到了20万。 

1998年,崔维星历史性的一刻到来。当时他经过再三思考,决定承包“南航老干空运”,专做空运生意;之后,又通过“底价+几毛”的低利策略,在空运市场建立标杆。 

2000年8月8日,广州市德邦物流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金300万,专做空运代理业务。 

2001年,因为崔维星的一句:未来汽运肯定是一个趋势。德邦在广州白云开了一个档口,加入竞争激烈的汽车货运。 

然而,因为高层对发展空运还是汽运有分歧,导致了当时德邦的分家,崔维星带着汽运继续亏了两年。 

事实证明,尽管当时汽运竞争异常惨烈,但无疑这是趋势。2007年,德邦的汽运收入首次超过空运,慢慢地,德邦成为公路零担快运领域的NO.1。2017年,德邦物流营收突破200亿。 

2018年,德邦没有借壳,经过一波三折,终于登陆上交所,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快运企业。当日开盘价6.97元,涨44.01%。 

然而上市这年,也是德邦迎来正式转折的一年。这年,崔维星进行了一个新的判断:零担快递化是一个必然趋势,将有很大一部分零担市场变成大件快递市场。  

梦破碎的地方 

上市这年的夏天,崔维星在水立方举行德邦2018年战略发布会,德邦物流正式更名德邦快递,正式推出大件快递产品。 

德邦推出快递业务并非心血来潮,早在2012年的时候,德邦就申请了国内快递业务经营许可;2013年11月1日,德邦快递业务正式上线。 

当时德邦跨入快递领域,一是在于当时电商的蓬勃发展,另外就是受到同行的影响。 

崔维星喜欢对标的公司一个是华为,另一个是顺丰。 

2012年,顺丰推出首款经济类快递产品“四日件”,目标直指电商件。为此,顺丰还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陆地物流网点建设,补上了此前长途陆路运输的缺失。 

这次长途陆路线路的打通,不仅意味着顺丰有了电商件的能力,还包括零担物流的能力。当时,顺丰集团一副总裁表示,顺丰正从快递运营商向综合物流商转型。

看到对标公司插足电商件和零担物流,德邦的进攻也就理所应当。据说,当时为了论证快递业务的合理性,德邦还请来了IBM、麦肯锡和安永三家咨询公司搜集数据。 

不过,在2018年之前,崔维星显然没把德邦“快递”摆上战略层面。 

2018年4月的德邦年度大会上,崔维星把每块5斤多、价值10万的金砖一一发给82名快递小哥。这82位小哥在过去一年里,连续12个月达到五星标准,而五星标准的一项硬性要求是“大件快递送货上楼”。 

这年双十一,崔维星换上德邦快递员工作服,一口气把一台几十斤重的美的洗衣机扛上五楼,送到用户门口。 

2002年,从空运转向汽运,崔维星走对了;2018年,从汽运走向大件快递,崔维星的德邦有点扛不住了。 

从股市上看,自2018年上市的半年时间内,德邦股份达到30块的最高价后,一直阴跌到现在。2月27日,德邦在出现连续三天的大涨后,突然宣布“德邦控股正在筹划与股权结构变动相关的重大事项”,停牌两个交易日(3月2日,德邦宣布继续停牌3个交易日)。 

然后,就爆出了德邦被京东收购的消息,据消息说已经谈了一个多月。最让人吃惊的是,难道曾经的零担之王已经惨到了要“卖身”的地步了吗? 

梦继续的地方 

据德邦1月28日披露的业绩预告看,2021年的德邦归母净利润4.91亿元,预计同比减少了67%到8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是4.84亿,同比减少176.04%到229.56%。 

从过去几年的营收增速上看,德邦的颓势也表露无疑。2016年,德邦的营收增速是31.57%,2017年不足20%,到了2020年,已经下降到个位数(6.10%)。 

从营收组成上看,快递在2018年贡献了49.5%的收入,2019年是56.6%,2020年是60.6%。显然,德邦快递业务量的增长并没有带动德邦总体营收的增长。 

拿崔维星喜欢对标的顺丰进行比较,2020年顺丰的营收是1540亿,其中时效件和经济件实现营收1105亿元,同比增加32.44%,快运业务营收185.17亿,增速46.27%。 

同期,德邦营收275亿,快运业务收入100.5亿,同比减少7个亿,快递业务收入167亿,同比增长13.6%。 

不管是拿德邦的老快运业务跟顺丰的副业比量,还是拿德邦的新快递业务跟顺丰的主业比增速,现在两者都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对手。 

目前来看,德邦的快递业务——哪怕是自己擅长的大件,基本上也帮助不了它摆脱增长的困境。因为很明显的是,德邦的to B基因并不适合接入C端用户。 

从黑猫投诉上整理的问题看,顺丰投诉问题大多是物品损坏,理赔拖延、无果;德邦的问题一般是物品损坏、丢失,配送拖延,费用不明,投诉无果。可见,两家公司的差别除了配送能力,还有管理和售后。

在物流快递界的虹吸效应下,毛利率持续走低、净利润不断大幅下滑的德邦,离亏损不远了。 

(德邦历年毛利率数据 ) 

这个时候,京东收购德邦,股东们应该会大舒一口气。因为,现在德邦不是处在危难之际,还有和京东议价的资本。 

现在的物流快递界,唯一可以和顺丰对标的就是京东物流。对于崔维星来说,德邦顺利嫁接京东,也可以继续自己对标的梦。 

下半夜:未完待续 

刘强东曾说,国内的物流企业可能只有两家能活下来,一个是京东,一个是顺丰。 

京东物流和顺丰,虽然一个是因电商起家的快递公司,另一个是第三方综合物流服务商,按常理来说应该井水不犯河水,但谁会相信京东物流只送自家快递? 

去年5月,京东物流赴港上市,这意味着它要为股东赚钱了。现在,刘强东的预言成真,压力来到了京东这边。 

顺丰,因为知道德邦对标的是自己(顺丰做快运时对标的也是德邦),想收购德邦是不可能了,于是2018年,顺丰收购了当年从德邦分家出来的新邦物流,2019年顺丰正式发布快运品牌顺心捷达,做重货包裹、小票零担。

此外,去年顺丰收购了大陆的国际货运公司嘉里物流,9月完成51.5%的股权。近日嘉里物流又以2.4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的物流公司Topocean,海外动作频频。 

京东能做的也是收购。 

在顺丰收购新邦物流的两年后,2020年,京东30亿收购跨越速运。跨越速运此前做航空重货、陆运物流,现在已经有次日达、同城等服务——去年顺丰重力推广同城业务。 

刚刚过去的2月,京东用5.46亿美元认购即时零售配送平台达达集团的股票,现在京东持有的股份已经增至52%。 

有意思的是,2012年的时候,刘强东旗下公司成立了一个叫做北京京邦达的公司——该公司在各个省份注册了多个供应链公司。有网友调侃称,收购德邦后,“京邦达(京东、德邦、达达)”正式形成了。 

下半夜,物流快递界,就看寡头的表演了。 

参考来源:

1、中国物通网:德邦物流能否成功代替快递巨头顺丰?

2、物流指闻:崔维星的青年时代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