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信息服务平台 打开APP
市值蒸发2600亿元,顺丰的护城河危险了?
BT财经  ·  21-08-24 08:44  · 阅 16.6w
IP属地:北京市
顺丰依旧是那个敢于先吃螃蟹的领军者吗?

文|BT财经 HAN

有勇有谋,就能一骑绝尘;有勇无谋,则可能断送优势。不过各种关于勇气和谋略的评价,大多都是“事后诸葛亮”般的事后复盘和记录。

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在企业转型的“阵痛期”作出是走是留的明智决策,才是撬起财富的关窍。

顺丰控股(002352.SZ)的“阵痛”,已经持续了半年。及时止损,还是坚定陪伴企业转型、等待最后的黎明?这是摆在每一个顺丰投资者面前的难题。

半年报:二季度盈利但单票收入持续下滑

8月22日,顺丰披露了上半年业绩——总体营收录得883.4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较高基数(疫情期间)仍有24.20%的增长。净利润为7.6亿元,同比锐减79.8%,较上一季度的亏损9.89亿元已经实现扭亏为盈。单看二季度的净利润录得17.5亿元,仍不及去年同期的28.5亿元。

上述数据基本符合顺丰控股在7月初发布的业绩预告,市场也没有太过惊讶。

分业务条线来看,速运分部快递业务和同城急送业务亮眼,分别录得69.2%和77.1%的同比增速。尤其是经济快递业务已经达到了149亿元的营收量级,同城急送业务的体量仍较小,为22亿元。

经济件(电商件)比重持续增加,也令顺丰的单票收入不断下降,2021年第二季度同比降低13.32%至15.94元。不过BT财经发现,顺丰的该项指标依旧领先同业,据华创证券一份报告显示,最新的7月数据来看,顺丰单票15.96元,依旧远高于韵达的2.04元、圆通的2.02元、申通的1.97元。

另外的两个业务条线快运分部和其他分部,分别录得净利润-5.8亿元和0.76亿元。在其他分部中,公司将位于中国佛山、中国芜湖、中国香港的三处物业资产权益转让至顺丰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带来了一次性处置收益。

顺丰的护城河危险了?

发布财报后的第二天(8月23日),顺丰控股低开后短暂翻红,后继续走低,午后跌幅在2%左右。

在2021年初迎来股价高位后,顺丰控股一路阴跌,从最高点124.7元下跌至最近的57元上下,跌幅超过50%,市值缩水2600亿元。

顺丰股价大跌,源于一季度的业绩骤然变脸巨亏9.89亿元,当时顺丰董事长王卫表示“一季度是多个问题相互碰撞的爆发点”,才引来如此结果。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所谓“多个问题相互碰撞”的态势余震延续,顺丰面临着主业优势动摇、新业务挑战重重、重资本投入亟待成效、分拆优质资产动摇公司价值等多重问题。

第一,顺丰主业优势有所动摇。此前顺丰得以一骑绝尘的特点是“快”,公司自建航空构建了时效性的护城河。但近期京东、圆通等公司也纷纷涉水自建货运航空,补齐时效性短板。此前顺丰称王的合同文件寄送业务增长也面临不确定性,因为电子发票、电子合同的发展在疫情期间高速增长,顺丰面临服务需求萎缩的难题。

第二,顺丰进入电商件的“下沉市场”厮杀并不顺利,过去两年该领域因背靠拼多多的极兔速运异军突起而陷入价格战,挤压了顺丰的利润和份额。

第三,顺丰过去几年重资本布局迅速,先后收购了冷链公司HAVI、德国DHL中国区业务、嘉里物流(00636.HK)股权等,需要等待成效浮现。以嘉里物流为例,其为顺丰报表贡献利润或将要等到2022年。

第四,顺丰剥离了一部分优质资产谋求单独上市,也影响到了母公司的估值。比如顺丰房托(02191.HK)5月赴港上市成为国内首单物流地产REITS,顺丰同城的拆分赴港上市也在推进中。

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顺丰,会得到奖赏吗?

从公司经营角度来看,顺丰积极尝试发展新业务、拓展国际速运市场;从资本角度来看,顺丰的融资、布局等资本运作也较为主动。

作为行业“一哥”,顺丰颇有勇于“第一个吃螃蟹”的风范,但怎奈昔日发展的电商、冷链等业务对业绩的提振作用不大,二级市场公司股价低迷。其实这样的现象也充分反映出,对于顺丰这样身处成熟市场的龙头企业,投资者更看重的恐怕仍是企业盈利能力而非成长前景。

之前有投资者在论坛预测,2021年即便公司盈利40亿元、市场给出40倍市盈率,对应市值为1600亿元,依旧低于当下的2600亿元市值。但也有反对观点,认为下半年物流传统旺季将有效提振公司业绩,估值修复前景可期。

顺丰面临的另一个潜在风险点是反垄断。此前深圳市丰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因收购中邮智递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未依法申报,被处以50万元人民币罚款的行政处罚。但后来顺丰收购嘉里物流顺利获得市监局反垄断批准。顺丰作为行业龙头,其资本布局仍在延续,反垄断方面的动态也需要投资者密切关注。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