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旷
前几天有新闻报道称阿里腾讯考虑互相开放生态,初步情况可能是微信支付进入阿里的天猫和淘宝电商生态,而阿里的淘宝天猫也可以进入腾讯的微信生态。
阿里和腾讯的不对付一直众所周知,彼此巨头的行业地位加上众多领域的直接竞争,让两者之间的火药味看起来一直很浓烈,还有一些商业竞争的历史遗留问题,让阿里和腾讯早已成了一对老冤家。
尽管今年以来一直在反垄断吹风,但阿里和腾讯真的那么容易破冰吗?
虽然外界很多次看到阿里腾讯在诸多业务上的剧烈摩擦,但从真实的情况来看,阿里和腾讯的生态并非完全不对对方开放,换言之,阿里和腾讯的生态里其实都有一些对方的业务入口。
像腾讯的微信生态里,阿里旗下的盒马、饿了么、菜鸟、高德打车业务,都成功上线了微信小程序,而在阿里的淘宝里,腾讯视频旗舰店、QQ官方旗舰店、腾讯智能设备旗舰店等,也是可以正常开展业务的。
所以从业务上来看,两者的部分业务其实都可以在对方的生态内获得一定的流量支持,阿里和腾讯,其实也是相互的客户合作关系,都能赚到对方的钱。
另外,从历史来看,阿里和腾讯尽管在社交、电商、互联网金融上有过不愉快,但两家实际上并没有明确表示过封杀对方,或者在法律层面有过明显的对抗动作。
这一点可以参考腾讯和字节跳动的关系,两者多次在公关和法律诉讼上有过激烈交战。与此对比,阿里和腾讯的对抗关系其实要温和的多。
总之,从业务、公开声明等层面来看,阿里和腾讯相互之间并不是完全断连的,相反在生态上还存在不少业务互动。
阿里和腾讯都允许对方的某些业务在自己生态内运作,显然双方都不认为这是坏事。如果现在真如新闻所言,阿里和腾讯两者可以逐步完全开放生态给对方,那么事实上这是一个相互的巨大利好。
第一,双方都会直面新的巨大的用户增量池。比如淘宝入微信,面对的是国内覆盖范围最广的社交软件,一方面淘宝可以更灵活地获取更多的下沉市场用户,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和拼多多、京东们的同台竞技来抢夺对方的微信用户需求。
而如果微信支付进入淘宝,同样可以借助其用户优势在淘宝内获取更多的支付订单,获得更多的订单抽佣机会。另外,微信支付还可以通过淘宝内的支付渠道将用户更好地沉淀到微信支付生态内。
第二,双方业务的用户体验会进一步得到提升。讲两个典型场景,一个是淘宝链接可在微信内自由分享,显然淘宝用户参与活动、购物的便捷度会提升非常多,另一个是淘宝内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多了一种选择,那么对于习惯使用微信支付或者以微信支付为主的用户,就能更加自由地选择支付方式,更高效。
第三,双方的发展预期会更好,资本市场会给予良性反应。结合第一点来看,双方生态的完全开放带来的用户、业务增量,可以直接辐射到业绩数据上,利好资本市场给公司的定价和市值。
对于完全向对方开放生态的利好,相信阿里和腾讯都精心计算过。今年3月阿里就曾公开表示已经向微信提交了淘宝特价版小程序的申请,但目前来看腾讯还未批准。
阿里和腾讯作为目前国内体量最大的两个互联网巨头,也并非可以一下子从互斥状态改成全面开放,就开放这事来说,两者可能都存在一些顾虑。
第一,开放会给自己的业务带来更直接的竞争。比如淘宝如果开放微信支付,必然会和原先的支付宝渠道形成更直接的竞争,微信支付很可能会分掉相当部分的支付订单规模,蚕食支付宝的部分利润。
第二,开放会给联盟业务带来更直接的竞争。拼多多和京东都是腾讯的盟友,也靠微信生态获得了很不错的流量支持,一旦淘宝和天猫进来了,必然会和腾讯的这些盟友形成直接竞争,对于持有盟友股份的腾讯而言,是间接打击其获利预期。
第三,开放可能会带来数据风险。前两年微信和抖音就因用户数据归属和使用问题而闹过很大的矛盾,如果现在淘宝接入微信,或者微信支付进入淘宝,用户要使用这些新的服务必然要和平台有一些数据上的交互,在这个过程中,数据应该以什么方式开放给用户,开放的程度如何都是需要深思熟虑的,因为这不仅涉及商业上的数据价值问题,还涉及用户的数据隐私,一旦处理不好,可能会面临很大的舆论风险。
种种迹象表明,阿里和腾讯相互开放生态一直在进行之中,但目前的焦点问题是,对于最为核心的业务,比如支付、电商、社交,两者显然还没准备好开放。
的确要给阿里和腾讯更多的思考和准备时间,毕竟阿里和腾讯在某些业务上有非常明显的竞争关系,一时让他们完全接受对方,并承担潜在和未知的商业风险,也是不合情理的。
不过从两者的态度来看,生态之间的持续破冰已经是一个趋势,而且今年监管层给两者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所以阿里和腾讯进行更亲密的拥抱相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另外,阿里和腾讯虽然不一定需要对方,但前面提到的种种利好是不能被忽略的,阿里和腾讯终究还是商业公司,一旦有足够诱人的利益放在前面,他们必定也会作出一些看似不可能的改变。
何况这样的改变,还能在舆论层面得到监管和用户的支持。而且放大到整个互联网世界来看,两个巨头生态更进一步的开放,可以降低互联网用户获取服务的成本,从而进一步巩固各自在互联网世界的特殊地位。